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了辛姓历代名人69名,占总名人数的0.15%,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二十位;辛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.06%,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;辛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03%,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;辛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.05%,排在并列第一百九十八位。
辛甲,西周开国大史。原事商王纣,曾献纣七十谏,纣不听,无奈投周。由召公奭推荐,任周大史,受封于长子。曾倡议百官群臣各献箴言,劝王行善补过。今存“虞人之箴”。
辛文子,即文子。春秋战国时人,生卒年不详,散文家,祖籍宋国(今河南省),代表作品为《文子》。
辛胜,秦国将军。秦王政二十年,燕国派荆轲刺杀秦王失败,秦派大将王翦、辛胜攻燕,于易水之西大破燕军。
辛追(前3世纪—前186年),辛胜之女,因与后称南越王赵陀之关系,为护家族之利,辛追嫁西汉长沙相利苍助其抗赵陀,育有一子利豨,是长沙市马王堆1号墓主人。
辛延年,公元前220年生,著名秦汉诗人。作品存《羽林郎》一首,为汉诗中优秀之作。《乐府诗集》将它归入《杂曲歌辞》。与《陌上桑》相提并论,誉为“诗家之正则,学者所当揣摩”。
辛武贤,陇西郡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。著名汉朝大臣。曾任酒泉(今甘肃酒泉)太守、破羌将军。
辛庆忌(?—前12年),字子真,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,西汉将领。
辛毗(?—235),字佐治,本居陇西(今甘肃临洮县),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,其先人东迁颍川阳翟。三国时魏国谋士。
辛攀,字怀远,陇西狄道(今甘肃境)人。兄鉴旷,弟宝迅,皆以才识著名。秦、雍为之谚曰:“三龙一门,金友玉昆。”
辛公义,又名辛亚,隋代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,凭功劳被授予宣纳中士的官职,征讨动乱,升迁为扫寇将军。
辛茂将,陇西狄道人,曾任唐高宗宰相。历任大理少卿、中书侍郎、侍中等职。
辛云京(713—768),唐代将领,陇右道金城(今甘肃兰州)人。
辛京杲(?—784),兰州金城(今甘肃兰州)人,辛云京从弟,唐朝将领。
辛秘(757—820),子藏之,陇西(今甘肃境)人。元和初,历任湖州刺史、河东行军司马、汝州刺史。九年,征拜谏议大夫,改常州刺史,选为河南尹。十二年,拜检校工部尚书,代郗士美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、御史大夫,充昭义军节度、泽潞磁洺邢等州观察使。久历重任,无丰财厚产,为时所称。
辛君昌,陇西狄道人,唐代官吏。初为邛州刺史,后历任任润州刺史、魏州刺史。
辛仲甫(927—1000),字之翰,汾州孝义(今山西孝义)人,宋初大臣。
辛弃疾(1140—1207),南宋爱国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
辛彦博:山西平遥人,明代官吏。洪武中由岁贡入太学,擢监察御史、佥都御史,调山东浙江按察使。永乐中官至浙江左布政使。
辛应乾(1521—1593)原名子厚,字伯符,号顺庵,山东省安丘人,明中期大臣。
辛自修,开封府襄城(今属河南省)人,明代官吏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